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乙肝 被夸大的恐惧!

2009-10-13 07:1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从医学角度来讲,一般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传播的途径主要有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三种。

  一种不必要的歧视

  乙肝究竟是否容易传染,应该成为制订政策的根本依据,如果乙肝传染率非常高,那么针对其的预防、控制和隔离措施就不应该被看作是歧视;而如果乙肝根本不传染,或者传染率非常低,那么在升学和就业的环节中,将乙肝病毒携带者隔绝于其他人群之外,就是不折不扣的歧视政策。

乙肝 被夸大的恐惧!

乙肝宫内感染的真相

  乙肝病毒传染率本来很低

  从医学角度来讲,一般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传播的途径主要有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三种。接吻不会传播乙肝,和口腔溃疡者也不会通过饭菜传播,普通的工作、学习与这三类传播途经毫无关系,可见,人们应该对乙肝病原携带者持宽容态度,更不应该歧视。

  乙肝当前的主要传染方式来自血液和母婴传染,成人感染乙肝病毒以后,只有6%左右的人会慢性化,大部分人会形成抗体阳性,主动清除病毒,不留下祸根。而科学研究表明,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和乙肝的发病及慢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月大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80%以上都会转为慢性携带,留下祸根,不过,目前的母婴隔断技术已经可以保证婴儿有95%以上的机会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有关专家随机调查了263位已婚慢性乙肝患者,他们年龄平均在35-55岁之间,婚龄均超过5年,并且都有子女,他们当中其配偶同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共计17对,仅占被调查人数的6.46%。这一结果和国内的其他调查资料基本一致。

  一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怎么来的

  也许读者会问,如果乙肝真的如此“安全”,那么中国号称1.2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怎么来的?但也许更应该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目前,我国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隔离措施,他们一样要使用人民币,上公交车,到饭店吃饭,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所有人每天都可能接触了乙肝病毒,如果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和真像部分广告宣传的那样大,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20年中早就把乙肝传染给12亿人了。

  下面这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问题:根据1979—198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HBsAg阳性率为8.83%(RPHA法),经放射免疫测定校正为10.3%;根据1995年12月国家卫生部对全国进行了第二次大调查;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全国人群HBsAg阳性平均携带率为9.75%。

  目前医学界认为,1.2亿的病毒携带者,主要是由于90年代以前,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献血等环节不严格导致血液传播造成。其次,以前没有母婴阻断技术,也导致母婴传播。随着一次性注射器的广泛使用和乙肝疫苗的普及,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逐步被遏止和阻断。今后乙肝传播会逐步减少。

  携带病毒不等于乙肝患者更不等于肝癌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的区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患者。中国有1.2亿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他们根本不是病人,大多数携带者终生只是携带病毒,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发病。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的乙肝新发病数为72万(而携带者总数估计超过1.2亿),发病率不超过百分之零点六。每170个乙肝携带者中才有一个发病。

  在常见的“治疗乙肝”的医药广告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肝硬化——肝癌这样一条转换路径。对此,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教授魏来教授撰文指出,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年转化率仅为0.83%,,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年转化率为2.8%~3.5%。加上乙肝病毒0.6%的乙肝携带者年发病率计算可知,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以人均寿命80岁计算,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生中只有0.815%的可能成为肝癌病人。

  因此乙肝本不是烈性传染病,不会造成公共卫生事件,所以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明文确定,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携带者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除不能献血及从事保育工作外)。

  利益方也在制造歧视

  造成乙肝恐惧的最具能动性的根源也许在于,乙肝威胁论的获利方对它的刻意渲染和散布。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乙肝携带率其实比现在更高,但人们并不觉得恐惧,改革开放后,乙肝的科普宣传没有太大的进展,但人们耳濡目染的乙肝信息却多了起来,这些信息来自铺天盖地的乙肝医药广告。

  虚假药品是乙肝恐惧的得力鼓吹者

  虚假药品和“乙肝转阴治疗”的医生是歧视的受益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虚假宣传,中国的乙肝携带者数以亿计,这已经成为了乙肝医药厂商大肆攫取利润的“金矿”。为了恐吓众多的原本无需治疗的健康携带者也加入到治疗者的行列,乙肝广告普遍采取了刻意夸大乙肝的危害性和传染性的做法,所谓“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以及对乙肝的传染性的可怖渲染,大多来自于这种广告宣传。而大多数社会公众就是从这些乙肝广告中认识乙肝、得到所谓“乙肝常识”。

  这样的乙肝常识,支撑起了一个建立在乙肝检查上的歧视制度,这一歧视制度在升学和就业环节中强制存在,迫使乙肝携带者们迫切寻求“转阴”(也就是在几项指数的检查中不再被显示为携带者),然而不管药贩子们在广告中宣传得如何神奇,乙肝转阴目前仍然可能性很小,只是浪费携带者的金钱而已。

  转阴治疗实际上早已叫停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渲染夸大乙肝危害性的乙肝广告几乎都是国家明文禁止的。根据国务院四部委2003年春颁布的十七号令,任何形式的乙肝医疗广告都应该禁止。而根据《药品管理法》,任何治疗乙肝的处方药也都禁止做广告。而对于非处方药,根本不可能允许其宣传“治乙肝”。

  如果我们今天感兴趣的是降低中国社会收入不公平的局面,如果让收入分配更加公平是目标的话,那么保障就业就是最核心的工作。就业岗位多了以后就会使得整个中国社会的剩余劳动力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必然会使更多人的收入得到提高,在市场劳动力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劳动收入都会往上调,使得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得到很大改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池晓玲 广东省中医院  研修楼七楼健康咨询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急性乙肝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