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蚊虫传播,多发生于夏秋季。德宏州登革热流行的情况主要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积极预防等。
1、传染源: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广泛存在于携带者和动物中,患者可以在发病前的一周至发病后5天具有传染性,即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经蚊虫叮咬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伊蚊叮咬,将登革热病毒通过伊蚊叮咬处进入皮肤,并在局部增殖,进而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然后通过血液扩散,进入全身各个器官和皮肤黏膜等组织,在新个部位定殖,从而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
3、易感人群:登革热多见于儿童,绝大多数的登革热出血休克综合征患者是感染登革热的唯一患者。在感染后的第1-2天,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以达到39°C以上,伴有头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10%的患者可能出现重症登革热,表现为出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竭、严重心肌炎和脑炎等,甚至死亡;
4、积极预防:针对前往疫区或者高发地带,建议询问登革热流行病学史,以及与登革热患者的密切接触史,从而进行预防。同时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建议定期进行登革热病毒检测,可及早发现感染者并进行隔离治疗,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从而阻止疾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应及时居家隔离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因不明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腹水、肝癌等肝病的诊断治疗,对高黄疸肝炎治疗有独到经验;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后引起的变异株和耐药的治疗有较深研究;对肺结核、肺部感染、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各种脑膜炎、伤寒、麻疹等感染性疾病有较丰富的治疗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菌痢,流行性出血热、各型肺结核的治疗、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的抗病毒治疗和耐药的管理,对腮腺炎、麻疹,水痘、猩红热等出疹性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
擅长领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破伤风等疑难杂症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