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由鼠类传播,临床以发热、出血倾向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繁殖后产生毒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毛细血管壁损伤,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液外渗。同时,病毒还能够直接侵犯内皮细胞,使其坏死脱落,进一步加重了出血现象。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结膜充血、尿色深黄、皮肤黏膜广泛出血点等。重症患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症状。
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特异性IgM抗体检测、PCR核酸检测以及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扫描有助于评估肾脏受损情况。治疗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出血倾向严重者可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此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管理并发症是关键措施。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在于控制鼠类及其排泄物的传播,避免接触不明原因的鼠类排泄物,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若怀疑感染应立即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