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传染科 > 正文

肠出血恶菌不可怕 预防是关键

2011-08-10 03:53: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多属食源性疾病,比起呼吸道传染病的飞沫传播,这类致病原比较容易处理。只要注意饮食卫生、清洁双手、少吃生食,特别是食品煮熟后进食,基本上就能避免被感染。

  早前源自德国的肠出血大肠杆菌,在欧美多国肆虐,导致数十人死亡。香港日前首次在本地发现O124:H19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感染个案。专家指,该病菌的毒性及杀伤力等同德国爆发的O104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5日公布称,一名长期患病的71岁女患者,自7月23日出现出血性腹泻呕吐腹痛发烧的症状,入院确诊感染“O124:H19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病人7月26日已出院,现时情况稳定。专家说,病人家人未染病,说明该病菌传播能力较其他大肠杆菌低。至于会否出现社区爆发,要视乎未来2至3周内有否出现更多个案。

  何谓“肠出血大肠杆菌”  

肠出血恶菌不可怕 预防是关键

  专家介绍,在临床可以致病的大肠杆菌中,肠出血大肠杆菌只是其中一类,而这类中尤其以血清型为O157的大肠杆菌最引人关注。与一般的腹泻不同,肠出血大肠杆菌可以引起肠道出血表现,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肠出血大肠杆菌”其实是一种“老”细菌,已经活跃了很多年。肠出血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是大肠杆菌的一个亚型,EHEC分为157、26、111血清型,主要致病菌株为O157∶H7,可引起感染性腹泻,因能引起人类的出血性肠炎而得名。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结肠炎流中被分离出。

  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血水样腹泻,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部分患者发烧。5-10%的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症,其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可致肾衰竭并危及生命。出现以上症状,千万不要擅自服用药物,应立即就诊。

  肠出血大肠杆菌感染潜伏期1-14天,常见为4-8天。轻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或仅出现轻度腹泻。部分病人有发热或上感症状,发热为自限性,一般1-3天消退。多数患者5-10天内痊愈。重者则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少数人,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可在病程1-2周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

  专家介绍,肠出血大肠杆菌感染疫情多属食源性疾病,比起呼吸道传染病的飞沫传播,这类致病原比较容易处理。只要注意食卫生、清洁双手、少吃生食,特别是食品煮熟进食,基本上就能避免被感染。从目前来看,该病致死率大约为5%左右。早发现早治疗,即可大大减少死亡风险。

  夏季是大肠杆菌流

  每年6月至9月期间,都是大肠杆菌的流季节。因为,此时温度最适宜病菌繁殖,而且雨水充沛,它们喜欢温热潮湿的环境。在适当的环境下,一个大肠杆菌一天能繁殖72代,不到20分钟就可能繁殖1代。

  以往,多个国家都曾出现过大肠杆菌疫情,最初都是食物性暴发,病菌随着成品或半成品进入人体。其次为水源性暴发,尤其是在洪涝灾害,自来水容易受到污染,引发疾病。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应对食品加工把好每一道关卡,定期严查。在受到水灾地区,应倡导人们把水澄清并彻底烧开用 。

  日常如何预防大肠杆菌

  生吃蔬菜彻底洗净。最好放置在流动的水流下清洗;当然如何方便加热,就应彻底做熟食物。

  养成洗手好习惯。饭前便洗手,在洗菜前也应注意洗手。应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

  生熟案板和刀具分开。切熟食和生食应有各自的专用案板、刀具,使用完毕需彻底清洁干净,并定时消毒。

  不喝生水。论是家中的自来水还是其他水源,最好都能烧开用。

  剩饭菜彻底加热。冰箱不是保险箱,即使把剩饭菜放进冰箱保存,也需要彻底加热才能食用。一旦发现食物有点变质,切勿食用。

  防治“出血性大肠杆菌” 避免几大误区

  夏季腹泻莫小视

  出血性大肠杆菌通常会引发腹泻,而我们如何能判断腹泻是否与大肠杆菌有关呢?事实上,我们自己法判断。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腹泻小事。如果出现腹泻,最好及时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就医,通常医生会要求患者留大便进化验,才能确定病因。

  腹泻切莫滥用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止泻宁、易蒙停一类的止泻药物对防止体液过多损失、减轻症状是有益的,但由于引起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在治疗时应针对具体病因合理用药。

  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病人出现菌群失调,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以及真菌性肠炎。对于一般的腹泻,完全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责任编辑:魏思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