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支原体感染 正确使用抗生素

2010-07-07 00:56: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支原体(mycoplasma)感染是一种性接触传播疾病。支原体可存在于健康携带者,而在性乱者、同性恋、妓女、淋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性伴数越多,性活跃指数越大,感染率越高。

  头孢呋辛酯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前体药物,在体内经非特异性酯酶水解成头孢呋辛而产生效应。头孢呋辛酯空腹生物利用度约在40%左右,进食使生物利用度增至50%。与牛奶同服生物利用度增加更显着,故头孢呋辛酯应在进食时服用或与牛奶同服。

  头孢泊肟酯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泊肟供口服应用前体药物,经肠壁水解而吸收。空腹服用时生物利用度为41%~50%,进食可提高生物利用度至52%~64%。由于食物抑制了肠腔内酯酶,使本品在降解前先吸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且生物利用度增高与剂型有关。所以,推荐头孢泊肟酯与食物同时服用。

  头孢布烯 第三代广谱口服头孢菌素。空腹生物利用度为80%,进食可使达峰时间明显推迟,故本品应空腹服用。

  头孢地尼 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其空腹生物利用度与剂量、剂型相关。空腹时胶囊剂顿服300毫克,生物利用度为21%;600毫克仅为16%,混悬剂为25%。故头孢地尼应空腹或进食后2小时服用。

  头孢特仑 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空腹仅为14%,进食可轻度提高生物利用度至16%,食物虽可略微提高生物利用度,但推迟血药达峰时间,故仍应以空腹服用为好。

  正确使用青霉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药品生产技术的进步、质量的提高,青霉素类口服抗菌药物应用正在日益增多,现已有10余个品种在临床使用,主要有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及此二者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还有青霉素V等。

  食物可影响所有青霉素类口服药物的吸收过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消化道内释放的青霉素易混入食物微粒中,影响药物吸收速率,从而改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最大血药峰浓度及血药浓度平均值等。但具体各品种间有较大差异,现分述于下,以利读者在日常服用药物时参考:

  氨苄西林 由于其药品固有特性,生物利用度较低,口服剂量约有50%经胃肠道吸收,若病员伴有腹泻症状时吸收更少。食物可延迟及减少本品吸收,进食时同服本品,可使本品药物峰浓度及吸收量下降25%~50%,而使多种脏器中药物浓度低于本品最低抑菌浓度。因此本品宜空腹服用,一般应在餐前1.5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为好。

  阿莫西林 生物利用度较氨苄青霉素为好,口服剂量可达80%~90%,且儿童比成人更易吸收,吸收过程与单次服用剂量有关。随着单次剂量增加,吸收百分率下降。当单次剂量达到2克时吸收达到极限,食物对其吸收影响认识不一。有人认为食物对本品吸收无影响,但也有人认为可影响吸收速度及吸收量,使药物峰浓度下降,故可进食少量食物后服用或空腹时服用。

  青霉素V本品生物利用度较低,仅为所给剂量的25%~60%。腹泻对本品吸收影响更显着,腹泻长于1周的患者可使药物吸收减少高达50%。食物虽对本品吸收总量无影响,但降低药物峰浓度及推迟药物达峰时间,达峰延迟至1小时以上,故应以空腹服用为好。

  复方羟氨苄青霉素是由羟氨苄青霉素与棒酸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多种复方制剂,这两种成分本身之间吸收无相互影响。食物对本品吸收影响基本与羟氨苄青霉素相同,可空腹或少量进食后服用。

  巴氨西林是氨苄青霉素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成氨苄青霉素,但本品生物利用度显着地高于氨苄青霉素,可相当于所给剂量的98%。食物对本品吸收影响较大,可影响吸收速率与吸收度,降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所组成曲线下面积、最大血药峰浓度、血药浓度平均值等,故应空腹服用。此外,本品应避免与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及制酸药碳酸氢钠等同服,以免影响吸收。

  萘夫西林(新青霉素Ⅲ) 本品生物利用度较低,仅为所给剂量的50%,且吸收不恒定,血药浓度波动也较大,现一般已较少采用。

  苯唑西林(苯唑青霉素纳、新青霉素Ⅱ) 本品在我国注射用剂型临床应用较多,近年来口服剂型国内也有应用。其生物利用度偏低,仅相当于所给剂量的67%,进食对本品吸收速率及吸收度均有影响,可使吸收总量及血药峰浓度分别下降25%与50%,故本品应在进食前1小时服用,以保证其吸收。

  匹美西林 为美西林前体药物,口服吸收迅速、完全,进食更可增加其吸收度,可使生物利用度增高20%,故应于早餐时或早餐后1小时内服用。

  丙匹西林 为半合成对酸稳定青霉素,口服吸收较快,服后30分钟血药浓度就可达峰值,生物利用度约为所给剂量的50%~60%,进食可影响其吸收速率,使峰药浓度下降25%~50%,但对总吸收量影响不大。为保证迅速起效,故仍应以空腹服用为好。

  舒他西林 是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共同的前体药物,在体内水解为氨苄青霉素与舒巴坦。由于本品以前体药物吸收,其生物利用度高于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与舒巴坦的生物利用度均为80%,且食物对其吸收无明显影响,故空腹或进食后均可服用。

  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不仅取决于对抗菌谱的了解,而且还取决于抗菌药物在感染部位能否达到抑菌或杀菌浓度。

  如果剂量太小、给药间隔过长、疗程太短、给药途径不当,均可造成抗菌药物治疗失效。笔者结合抗菌药物类型特点,以药效学理论为基础,论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 药物半衰期(t1/2)

  是指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对于药物治疗窗较宽而半衰期较短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t1/2为0.5h,阿莫西林t1/2为1h,为了避免频繁给药,可适当增加药物剂量,相应地延长血药浓度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的持续时间。在增加剂量的同时应避免血药浓度超过最小中毒浓度而产生不良反应。通常一般药物3或4个t1/2给药1次。一日剂量一般分2~4次平均给予,即每6~12h给药1次。t1/2长的品种可相应延长给药间隔时间t1/2较长者可每天给药1次。

  2 药物的剂量

  剂量指药物制剂应用于病患个体的药物量的多少,一般以药物活性成分量的多少表示。临床上一般所说的药物剂量是指药物的常用剂量,亦称治疗剂量,临床上指既可获得较好疗效而又较安全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常用剂量一般是相对成人而言,根据药品说明书提供的推荐剂量,在成人应用中一般是安全有效的,儿童和老人药物剂量的确定以成人药物剂量为基础进行计算。

  3 抗菌药物的后效应(PAE)

  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如氨基苷类和喹诺酮类)和部分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如阿奇霉素和四环素)具有较长的抗菌药物后效应(PAE),使得病原菌在药物浓度< MIC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受到抑制。利用PAE可在原剂量或适当增加药物剂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4 抗菌药物依照药效学特征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支原体肺炎
  • 麦迪霉素片

    主要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和胆道感染,也可用于支原体肺炎。[详细]

    去看看 ¥3.0
  • 白头翁止痢片

    由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详细]

    去看看 ¥0.0
  • 罗红霉素分散片

    1 适应于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 (2)下呼吸道感染; (3)耳鼻喉感染; (4)生殖器感染(淋球菌感染除外) (5)皮肤软组织感染。 2 也可用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军团病等。[详细]

    去看看 ¥8.0
擅长支原体肺炎专家更多
  • 丁圣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常见病诊治,专长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擅长儿童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诊治;其次各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等感染性肺病的诊治;再次擅长肺部各种先天性疾病、反复喘息性疾病的诊治

  • 梁东主任医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脱髓鞘疾病、脑瘫、感染性脑疾患、多动症、抽动症等。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小儿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等

  • 刘秀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间质性肺疾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结节病,肺泡蛋白沉着症、肺泡微石症、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