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病

www.39.net  2007-12-26  39健康网社区  
鞭虫病是肠道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常与蛔虫的分布相一致,但多见于气候温湿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曾统计鞭虫的感染人数全世界为500~1000百万之间。

  概述

  鞭虫病是肠道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常与蛔虫的分布相一致,但多见于气候温湿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曾统计鞭虫的感染人数全世界为500~1000百万之间。我国鞭虫感染的情况是:北方低于南方,台湾地区感染率可高达60%~90%。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该虫成虫多寄生在人体盲肠中,轻者常地症状,重者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直肠脱垂贫血瘙痒等。

  诊断

  粪便中检查到鞭虫卵是诊断的根据。检查方法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水洗自然沉淀法。为主确定感染程度可应用定量板-甘油玻璃计数法(加腾改良法)。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可见到虫体附着于肠粘膜上,虫体旁可见粘液。粘膜轻度充血且易出轿。借助肠镜检查亦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手段,以便排除其他肠道疾病。X线钡剂灌肠检查,运用气钡双重造影法可以发现涂有钡剂的透光虫体外形。

  治疗措施

  ㈠甲苯咪唑:100mg,每日2次,三四天为一疗程,虫卵转阴率达73.7%~96.4%,副作用少。㈡肠虫清:主要成分为阿苯达唑。两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口服剂量均为4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为71.7%。该药副作用少,偶有头痛,胃肠不适。一般在48小时即可自行消失。1岁以下儿童及孕妇不宜服用。㈢中药治疗:槟榔煎剂,取槟榔80~100g加水500ml,浸润12小时,再煎至100~200ml。服药前一日晚先服硫酸镁20~30g,次晨将槟榔煎剂分次服下,服药后3小时不泻者,再服硫酸镁1次。㈣氧气驱虫:于早饭后2小时,经肛门缓慢(30min)注入氧气500ml。45分钟后,口服硫酸镁1次。于第2、第3天如上法再分别注入氧气750ml及1000ml。注入氧气后轻轻按摩患者右下腹部,并让患者仰卧小时。这种疗法无任何副作用。

  疾病描述

  鞭虫病是肠道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常与蛔虫的分布相一致,但多见于气候温湿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曾统计鞭虫的感染人数全世界为500~1000百万之间。我国鞭虫感染的情况是:北方低于南方,台湾地区感染率可高达60%~90%。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该虫成虫多寄生在人体盲肠中,轻者常地症状,重者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直肠脱垂、贫血、瘙痒等。

  症状体征

  1.病史 注意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慢性腹泻、低热及过敏现象等。

  2.体检 注意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发育障碍、腹部压痛、下肢浮肿及直肠脱垂等体征。

  疾病病因

  详询个人卫生习惯,是否饭前便后洗手,曾否吃生蔬菜;有无肠道蛔虫病钩虫病、阿米巴痢疾等病史。

  诊断检查

  血常规注意嗜酸粒细胞计数,小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大便常规找虫卵或饱和盐水飘浮法找虫卵确诊,必要时作虫卵计数。直肠镜检或脱垂的直肠上查见鞭虫成虫亦可确诊。

  治疗方案

  1.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有贫血、浮肿、脱肛者,应卧床休息,并加强支持和对症治疗。

  2.驱虫治疗

  (1)甲苯咪唑,100mg,2/d,连服3~4d,必要时,间隔数日后再重复治疗。
  (2)酚嘧啶双羟萘酸盐,每次10mg/kg,2/d,连服2~3d。
  (3)丙氧咪唑,15mg/(kg·d),连服3d。
  (4)丙硫咪唑,400mg/d,连服3~5d。
  (5)联合疗法:酚嘧啶双羟萘酸盐与噻嘧啶合用,可同时驱钩、蛔、鞭虫。

(责任编辑:许学钦)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